轧制力传感器的技术结构原理与技术指标
作者: 时间:2015-04-16 08:32:21 点击数:
轧制力传感器的技术结构原理与技术指标
1、轧制力传感器的结构
TY-SLC-17.5MN轧制力传感器为平板式轧制力传感器,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弹性体机械结
构设计如图3所示。
轧制力传感器,包括弹性体1,呈平板状,由高强度合金钢或不锈钢材料锻造加工制成。
弹性体1设有多组应变孔4,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抗偏载性能,本实施例中应变孔4为2~16组。
应变孔4内腔粘贴软线路板,为了提高了产品的抗压强度,应变孔4为深孔,且在深孔内部进行应
变电桥电路的电阻应变片进行布线,补偿片板与软线路板的电性连接。
2、轧制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承载方式为上下平面均布受载,通过安装在传感器上下面的均压块,载荷分布板将压力
均布的加载在传感器的上下面,使粘贴在弹性体上的补偿片板产生变形,应变电桥电路阻抗改变,
输出与重量数值成比例的电信号,经与显示仪表或计算机、打印机连接,仪表可同时把重量信号
输给计算机、打印等设备,组成测力监控、称重管理系统。应变电路测量原理如图4所示。
3、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测量范围:17.5MN。
激励电压:最大I5V,DC或AC。
线性度:小于满量程输出的1~1.5%。
滞后:小于满量程输出的0.5%。
重复性:小于满量程输出的0.3%。
热零漂:满量程输出的±0.005%/℃。
温度补偿范围:20℃~150℃。
负载极限:过载300%无零漂,特性无变化,无机械损坏。
工作温度: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