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SEARC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动态装载机电子秤测试及测试结论

作者:  时间:2014-08-22 08:22:38  点击数:

测试及测试结论

    对前文所述系统进行数据采样,通过多次试验,以及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起该装置的系统模型。

    在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遇到很多难点:1、数据的采样速度要快。首先,在动臂举升的过程中,装载机电子秤在动臂举升的每一个位置处都要进行至少一个点的采样,这个位置与大臂角度相对应,以保证在动臂举升的任意一个位置都能测量出铲斗内物料的重量值。2、数据采集的精度要高。该装载机电子秤在大臂举升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卸料,测量范围遍布大臂举升的整个过程,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必须保证在编码器定位的每一个位置的采样值都稳定准确。3、在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的时候,必须要通过大量数据寻找出最合适的参数系数。这就要求采样过程包括装载机变速前进、变速举升、在不平而颠簸的路面行进中举升等各种条件下进行大量采样,做大量的试验。

        动态装载机电子秤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对产品进行了全性能测试,出具了《计量器具型试评价报告(编号:2010XP-194)》。测试表明动态装载机电子秤在车辆变速行进、变速举升、颠簸和倾斜路面等动态条件下,也完全达到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R51号国际建议中Y(b)级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2]

    表1  0IML R51国际建议Y(b)级最大允许误差

┏━━━━━━━━━━━━━━━━━┳━━━━━━━━━━━━━━━┓

┃                                ┃    最大允许误差             ┃

┃    以检定分度值(e)表示的载荷(m)     ┃                            ┃

┃                                ┣━━━━━━━┳━━━━━━━┫

┃                                ┃    首次检定  ┃  使用中检验 ┃

┣━━━━━━━━━━━━━━━━━╋━━━━━━━╋━━━━━━━┫

┃                                ┃    土le              ┃    土1.5e       

┃ 50<m<200                                                  ┃    土1.5e          ┃    士2.5e       

200<nSIOOO                                                ┃    土2e             ┃    土3.5e      

┗━━━━━━━━━━━━━━━━━┻━━━━━━━┻━━━━━━━┛